[投资学习笔记] 阻力位与箱体
起因是SBG在回踩的时候卖飞了,经过反思后觉得有必要来学习一下如何判断阻力位以及箱体。
一、 阻力位 (Resistance Level)
阻力位可以说是股价上涨的“天花板”。在这个价位附近,卖方的力量开始超过买方的力量,导致股价停止上涨,甚至可能掉头下跌。
(一) 如何确定阻力位?
- 前期高点 (Previous Highs):在K线图上,过去明显的波段高点或历史最高点,是天然的阻力位。
- 移动平均线 (Moving Averages, MA):在下降趋势中,重要的均线(如MA20, MA60, MA120)会成为股价反弹的动态阻力。
- 下降趋势线 (Downtrend Line):连接两个或多个依次降低的高点,形成的斜线会对后续反弹形成压制。
- 斐波那契回撤 (Fibonacci Retracement):在一轮下跌后,反弹至38.2%, 50%, 61.8%等关键位置时,通常会遇到阻力。
- 整数关口/心理价位 (Psychological Levels):如 ¥10, ¥50, ¥100 等整数价位。
(二) 原因分析
前期高点:这是最经典的心理博弈区,主要有三股卖出力量汇集于此。
- 解套盘:在前期高点买入的投资者,股价下跌后一直被套牢。当股价终于回升到他们的成本价附近时,会急于卖出回本。这构成了第一批坚决的卖压。
- 获利盘:在底部或上涨中途买入的投资者,看到股价接近了前一个高峰,会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顶部。出于锁定利润的心理,他们会选择在此卖出。
- 做空力量:看空市场的投资者会认为前期高点是一个经过市场验证的天花板,在此位置建立空头头寸的风险收益比较高,他们的卖出行为进一步加强了阻力。
移动平均线 (MA):
- 平均成本的“心理锚”:移动平均线代表了过去一段时间内所有交易者的平均持仓成本。在下降趋势中,当股价反弹至重要的长期均线(如60日线、120日线)时,意味着价格接近了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成本。大量在此期间买入的被套投资者终于等到了解套机会,便会集中卖出,形成强大阻力。
整数关口/心理价位:
- 人类对“整数”的偏好:人们在设定目标时,天然倾向于使用简单好记的整数,如10元、50元、100元。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,他们的挂单、止盈目标价位也常常集中在这些整数关口,导致订单的密集,从而形成事实上的阻力。当然,中国交易者难免会出现6或8的偏好。
(三) 阻力位突破判断技巧
1. 成交量与阻力强弱 成交量是判断力量强弱的核心指标,验证阻力位和突破有效性的试金石。
- 放量突破的可靠性:突破阻力位时,如果成交量显著放大,说明有大量资金愿意在更高价位买入,买方力量充足,突破更容易成立,是强烈的看涨信号。
- 术语解释:放量 (Volume Spike)
- 指成交量远超近期平均水平。通常以突破日的成交量达到前5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的1.5倍或以上,作为参考标准。
- 术语解释:放量 (Volume Spike)
- 缩量遇阻回落:当股价接近阻力位但成交量萎缩,表明市场追涨意愿不足,缺乏向上攻击的能量,此时很容易因卖盘的出现而冲高回落。
2. 多周期共振 不同时间周期的图表相互验证,可以大幅提高阻力位的可靠性。
- 日线 + 周线 + 月线:如果在日线图上看到的阻力位,恰好也是周线图或月线图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高点,那么这个阻力位的级别就非常高,突破难度极大,一旦突破,意义也更重大。
- 术语解释:多周期共振 (Multi-Timeframe Resonance)
- 指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图表上(如日线、周线、月线),出现了指向同一结论的技术信号(如多个周期同时出现阻力)。这种共振信号的可靠性远高于单一周期的信号。
- 术语解释:多周期共振 (Multi-Timeframe Resonance)
- 均线与水平阻力重叠:例如,60日均线(MA60)恰好运行到前期高点的水平位置附近,形成“双重阻力”,这里的压力会非常强。
3. K线形态确认 单日的K线形态可以提供关于阻力位附近多空博弈的宝贵信息。
- 长上影线:股价在盘中一度突破阻力位,但收盘时又被打回阻力位下方,形成一根带有长长上影线的K线。这说明上方卖压沉重,多头攻击失败,阻力位被有效验证。
- 术语解释:K线 (Candlestick)
- 又称蜡烛图,通过图形记录每个交易日的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和最低价。上影线代表了当天最高价与收盘价(或开盘价)之间的差距。
- 术语解释:K线 (Candlestick)
- 连续小阳线冲击阻力:股价以温和的小阳线形式,一步步逼近阻力位。这说明买方在持续试探,但如果连续多日都无法有效放量突破,说明攻击力度有限,耐心耗尽后可能引发空头的快速反扑。
4. 动态阻力判断 除了固定的水平线和趋势线,还有一些指标可以提供动态变化的阻力参考。
- 布林带上轨:在震荡行情中,布林带(Bollinger Bands)的通道上轨线常常对股价形成短期动态阻力。
- 术语解释:布林带 (Bollinger Bands, BOLL)
- 一种由移动平均线和统计学中的标准差概念组成的路径指标。它由上、中、下三条轨道线组成,股价通常在上下轨之间波动。
- 术语解释:布林带 (Bollinger Bands, BOLL)
- 趋势线转折:支撑与阻力可以相互转化。例如,一条长期压制股价的下降趋势线一旦被成功突破,当股价后续回调至这条线附近时,原来的阻力线就会变成支撑线。
二、 箱体 (Trading Range / Box)
箱体理论是指股价在一段时间内,在由阻力位(箱顶)和支撑位(箱底)构成的价格区间内反复波动。
(一) 如何识别箱体?
- 识别价格区间:找到一段股价横盘整理的时期。
- 确定箱顶(阻力):连接该区域内至少两个大致相同的高点,画出水平上轨。
- 确定箱底(支撑):连接该区域内至少两个大致相同的低点,画出水平下轨。
(二) 箱体优化技巧
1. 箱体形态识别优化
- 宽幅 vs. 窄幅箱体:
- 宽幅箱体:箱顶与箱底之间价差较大(如超过15%-20%)。波动空间大,适合在箱体内进行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。
- 窄幅箱体:价差很小,K线紧密排列。这通常意味着多空力量高度均衡,市场在等待一个明确的信号。一旦突破,能量释放会更猛烈,往往伴随加速的大幅行情。
- 假突破识别:这是箱体交易中最需要防范的陷阱。
- 向上假突破 (Bull Trap):股价在某天放量突破箱顶,但无法持续,在1-3个交易日内又快速跌回箱体内部,甚至伴随着更大的成交量下跌。这是诱多陷阱。
- 向下假跌破 (Bear Trap):股价跌破箱底,看似趋势转坏,但很快被强力拉回箱体内部,并伴随成交量放大。这是诱空陷阱,往往是洗盘吸筹的行为。
2. 箱体内的交易量变化
- 量价齐升:当价格从箱底反弹,向箱顶运行时,如果成交量也呈现温和放大的态势,说明有资金在积极推动,增加了未来成功突破箱顶的可能性。
- 量能递减:当价格在箱体内反复震荡,但整体成交量却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。这表明市场交投清淡,多空双方的观望情绪浓厚,浮动筹码被逐渐锁定。这可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,意味着突破的时机越来越近。
3. 多周期箱体叠加 从小周期服从大周期的原则出发,观察不同周期图上的箱体。
- 一个日线级别的小箱体,可能只是周线级别一个大箱体内部的一次小幅震荡。大周期箱体的突破(如周线级别的突破),往往会带来更长久、更强劲的趋势性行情。
4. 突破后的加速规律
- 回踩确认 (Pullback):一个健康、可靠的突破,往往不是一去不回头。股价在向上突破箱顶后,上涨一段距离,然后会有一个缩量的回调动作,回踩到原箱顶(此时已从阻力变为支撑)附近,得到支撑后再继续上攻。这个“回踩确认”的过程可能是绝佳的二次买入或加仓点。
三、 综合判断
1. 配合震荡指标 使用RSI、MACD等震荡指标来辅助判断突破的风险。
- 当股价即将或刚刚突破阻力位时,如果RSI指标已经显示高于70的超买状态,或者MACD指标与股价走势形成顶背离,那么即使突破了,也要警惕短期内因动能衰竭而引发回调的风险。
- 术语解释:RSI (相对强弱指数)
- 衡量股价近期涨跌动能的指标,通常高于70被视为超买区,低于30为超卖区。
- 术语解释:MACD 顶背离 (Bearish Divergence)
- 指股价创出新高,但MACD指标的对应高点却未能创出新高(甚至在降低)。这是典型的动能衰竭信号,预示上涨趋势可能即将反转。
- 术语解释:RSI (相对强弱指数)
2. 事件驱动 技术分析并非万能,需要结合基本面信息。
- 当股价运行到关键阻力位或箱体突破前夕,如果恰逢公司发布财报、行业出现重大利好/利空政策等重大事件,这些事件驱动的强大力量可能会让原有的技术形态瞬间失效。
3. 心理预期与市场情绪
- 热门题材股的阻力位突破,往往伴随着市场的高度关注和情绪化资金的爆发性推动,有时会以连续涨停等极端方式完成,不一定有“回踩”过程。
- 冷门股或绩优白马股的突破,则更多依赖于主力资金的稳健布局,走势通常更符合技术规范,例如会清晰地看到放量突破和缩量回踩。
四、如何识别假突破
(一) 突破前的信号
在股价尚未突破阻力位,但正在不断接近它时,一些先行指标可能已经发出了警告。
1. 量价背离 (Volume-Price Divergence) - 最重要的先行指标
- 现象:股价在不断创出新高(或接近前期高点),但对应的成交量却一波比一波低,呈现萎缩状态。
- 解读:这说明推动价格上涨的动能(资金)正在衰竭。价格的上涨更像是一种惯性,缺乏新增资金的认可。这种“无量上涨”是空虚的,一旦在阻力位遇到抛压,很容易崩溃。
2. 指标顶背离 (Indicator Bearish Divergence)
- 现象:股价创出新高,但常用的动量指标(如MACD、RSI)的对应高点却未能创出新高,反而走低。
- 解读:这表明虽然价格表面上很强势,但其内在的上涨动能已经减弱,上涨趋势随时可能反转。价格和指标走势不一致,是趋势即将衰竭的信号。
3. K线形态乏力
- 现象:在冲击阻力位的过程中,K线实体越来越短,上影线却越来越长,或者频繁出现十字星。
- 解读:长上影线和十字星都代表了在该价位多空分歧巨大,买方虽然努力上攻,但被卖方成功压制。这说明阻力位的抛压非常真实且有效,买方的攻击已经显现出疲态。
(二) 突破的验证方法
1. 突破必须放量
- 真突破:一个健康、可信的突破,必须伴随成交量的显著放大(通常是20日均量的1.5倍以上)。
- 假突破:如果突破阻力位当天的成交量与前几日相比没有明显放大,甚至是缩量的,那么这是最典型的假突破特征。
- 原因分析:突破阻力位意味着要消化所有在该位置等待解套和获利的卖盘,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来承接。没有成交量的放出,说明市场主力资金根本没有参与,或者参与意愿不强。
2. K线实体强度
- 真突破:突破当天通常会收出一根大阳线,且收盘价要明显高于阻力线(比如高于3%以上),显示出买方压倒性的决心。
- 假突破:突破当天收出的是一根小阳线,或者带有长上影线的阳线(即使收盘价在阻力位之上)。这表明突破过程非常勉强,在盘中遭到了强大阻击,买方优势微弱。
(三) 突破后的确认技巧
1. “三日原则”与快速回落
- 真突破:股价在突破阻力位后,通常能连续2-3个交易日稳定地收盘在原阻力位之上。
- 假突破:最常见的特征是在突破后的下一个交易日,股价就立即大幅低开或盘中跳水,收盘时又跌回到了阻力位下方。
2. 回踩形态的性质
- 真突破后的回踩:健康的回踩是缩量的,股价跌到原阻力位附近时会明显获得支撑,然后止跌企稳,再度上涨。此时,原阻力位成功转换为支撑位。
- 假突破的回落:回落是放量的,股价会毫不费力地直接击穿原阻力位,根本没有任何支撑作用。这表明市场完全不认可突破的有效性,恐慌盘正在涌出。